鸽子飞艰难赛总丢?江苏强豪:没千公里血统打底真不行

2025-09-24 06:01:05.0   (3738次)  作者:鸽言有道

在短距离速度赛风靡的今天,建东鸽业的张建东老师却始终坚守对千公里远程赛事的热爱。去年冬季千公里大赛中,他一举斩获季军、第5名、第7名等多项高位入赏,成绩耀眼。而作为一名公棚实战派,他还连续稳居全国公棚总排名前五。让我们来看这位执着长距离的养鸽人,如何实现千公里与公棚短距离赛双线开花?今天,走近张建东,聆听他的养鸽经。(@杜杜赛鸽)

速度赛成当下热门 而我独爱千公里赛事

我就想把千公里这条路彻底试明白。现在不管是公棚赛还是地方赛,大家拼的都是速度,讲究一锤定音、高分速冲线。可真正比耐力、拼稳定性的比赛太少了,鸽子也一代不如一代,底子越来越虚,所以飞长距离赛越来越难。

从去年开始,我新建了三个专门的赛飞棚,目的就一个——试验出真正能打千公里市联翔的鸽子,看看哪路血统的耐力最硬、最持久。虽然很多人觉得,飞个一次冠军就很了不起了,拿回来就当宝贝做种。说实话,我真不这么看。

偶尔飞个冠军,可能是运气好、状态对、天气顺,做种根本没太大用。真正的好鸽子,得是500公里快,700公里还能快,到了1000公里照样有速度、能进名次,这才叫“全能型选手”,这才叫底子硬。所以,不试不行,光靠嘴说没用,得拿比赛成绩说话。这也是我建新棚的初心。

不要把老鸽子当宝贝供着 该淘汰就淘汰

我家三路主血,分别是速霸龙、金牌汤姆、莫里斯卡,都是实打实飞过1500公里江苏省联翔下来的。以前江苏联翔一放就是三万多羽,那叫一个壮观。你不让鸽子去实战,养再多也是白搭。我从来不会把08年、10年的老鸽子当宝贝供着,该淘汰就淘汰。

血统不更新,鸽子一代比一代软,根本飞不动。所以我说,鸽子就得要实战。不比赛,再好的血统也是纸上谈兵。不管养多少鸽子,不实战就没用。实战才是检验血统的唯一标准。只有狠淘汰,才能试明白哪一路血统真正又稳又快。

十分看重迟归鸽 不少都是做种的好苗子

我最看重的,反而是那些迟归的鸽子。很多人看不上迟归,觉得这类鸽子飞不动、血统差,其实这个观念错了。我这些年分享出去的迟归鸽,有些鸽友拿去飞得比我好多了。去年有个朋友拿了我的一羽迟归鸽,直接飞出决赛亚军、两个殿军。

还有神州辉煌11名,开尔24年也飞了个28名,都是用我迟归出的成绩。说来,我2024年我交了四羽去开尔,两羽入赏,血统都是速霸龙,沾了点好红号的血脉。我自己的名次还没人家高,但也说明我的迟归鸽确实好用。

你想啊,我们送公棚的鸽子,基本都是家里主力配出来的。但有时候它就是状态没赶上,或者公棚管理上有点问题,起不来劲,结果迟归了,可这不代表它本身不行。迟归不等于鸽子差,这得想明白。

我棚子也不算大,就两百多羽。每年迟归回来的,也不可能全留下,太多了也养不下,所以我会分享一些出去。比如我那羽慧能9名的弟弟,本来是特比环鸽,结果第一关撞伤了,脱关了,成了迟归。我就留了下来,后来配种出了惠能22名。今年还有一羽1200元的特比环,第一关也撞伤了,我直接留下来做种,后代飞出了双关鸽王第4名,还有1000公里季军。你看,这就是潜力。

千公里飞出来的鸽子,送到公棚一样能拿高位

江苏的千公里,是全国最有底蕴的长距离赛事之一,年年都组织,非常稳定。司放地基本是从陕西往江苏飞,空距正好卡在1000公里左右,地形复杂,天气多变,一放就是上万羽,真正是“大浪淘沙”。这种赛事出来的鸽子,底子硬、脑子活、耐力强。

而千公里飞出来的鸽子照样能拿公棚高位,这关键在于怎么送、送什么类型的棚。很多人觉得长距离鸽子“慢”,不适合公棚,其实这是误解。我自己的经验是,千公里鸽子不光能飞,还特别适合打那种难度大、关卡多、稳定性要求高的公棚。

简单来说,就是越不好飞的棚,越可以送千公里的鸽子。那些经常飞高分速赛事的公棚,就不适合了。我认为,千公里鸽子最适合的是中长距离的多关赛,分速在1200到1300米/分之间的艰难赛事。这种比赛拼的不是爆发力,而是稳定性和智商。

还有很多人担心这种鸽子是不是前面慢,要到后面距离够了才发力,不好压指定。其实你别看它是长距离鸽子,真要状态上来,也能一关上岸,冲进前面去。我家里的鸽子就是这样,一关飞进前名次,后面关关都在,最后还能拿鸽王。

因为千公里鸽子最大的优势就是——稳。它不容易大起大落,不会今天飞前名次,明天掉到几千名。它可能前面不显山不露水,但关关都能进几百名,到最后直接冲上高位。就拿我棚里的来说,只要它某一关起来了,状态一上来,后面关关都能快。我就敢压指定,因为它不会掉链子。不像有些鸽子,一关快一关慢,根本压不了。

飞进千公里前十的当年幼鸽 到公棚里反而是快鸽子

你千万别小看当年幼鸽飞千公里前十的鸽子。这些鸽子放到公棚里,根本不是“慢鸟”,反而是快鸽子!它们有速度、有耐力、有头脑。而且当年能飞进千公里前十,说明它不仅体能好,脑子也灵,归巢欲望强。这种鸽子到了公棚,适应力强,恢复快,关关都能拼。

我打的去年江苏联翔,是七天一站,连打八关,全是当年幼鸽。飞过四趟500公里不同方向,再加600、700公里比赛,最后打到1000公里。我成绩也不错,拿了季军、第五名,还有双关冠军、殿军。那个季军是一窝双雌生的,和双关殿军是同父同母。妈妈是江苏省1.5万羽联翔千公里的殿军,爸爸是速霸龙血系。这血统,底子就在那儿。

为什么千公里归巢归鸽寥寥无几?

飞千公里,路上天敌太多了。老鹰一来,鸽群“哗”就散了。没脑子的鸽子一离群,立马就找不着北,迷在山里头,再也回不来。这也是为啥放出去上万羽,最后回来的就几百羽,甚至几十羽——不是飞不动,是飞丢了。从陕西宝鸡出发,要过秦岭,穿河南平顶山,一路翻山越岭,地形复杂,对鸽子的定向、判断力、体能都是极限考验。

千公里鸽子如何配对?其实很简单

就拿我在拍卖会上拍回来的那羽伯马冠军来说,它是当天归巢的,一羽雄鸽,高腔、膀面厚实、扣腰,体格和肌肉状态都非常好。我养了二十多天,把它调理到位,状态拉满之后,直接拿来做种使用。

很多人觉得,幼鸽刚飞完长途,得休息、不能马上配,怕“飞伤了”。但我没那么多讲究。只要状态恢复得好,回来我就配。关键是一定要配成年鸽,千万不要用两只年龄小的鸽子互配。

因为两只幼鸽互配,遗传没那么稳定,飞艰难赛事扛不住。而用飞千公里当年幼鸽配上成熟的成年鸽,血统更稳,遗传更好,后代发挥也更可靠,既有速度又有耐力,底子硬,能打硬仗。


文章来源于网络